首页

踩踏之家免费观看

时间:2025-05-26 06:37:35 作者:中国科学院517位百年诞辰院士中有18位“两弹一星”元勋 浏览量:27725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5月25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5年,中国科学院有517位百年诞辰的院士,他们中有18位“两弹一星”元勋、12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还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中国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孙昌璞院士以《“两弹一星”事业何以孕育科学家精神》为题做科学家精神报告。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自2017年发起的一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活动,“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当天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院士出席,胡海岩院士致辞时作上述表示。

  胡海岩介绍“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在展示院士风采、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回顾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强调这517位百年诞辰的院士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是国家科技事业的中流砥柱。面向未来,他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和来自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分别带来“两弹一星”主题的科学家精神报告。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介绍“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感人精神事迹。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孙昌璞院士以《“两弹一星”事业何以孕育科学家精神》为题,介绍“两弹一星”事业中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特质,强调在面向国家需求,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防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坚守科学道德底线与学术诚信、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通过“人间正道是沧桑、愿得此生长报国、许生国威壮山河、苟利国家生死以、直挂云帆济沧海”五个篇章,带领听众穿越时空,回到青海金银滩草原上那段“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峥嵘岁月,生动还原“做隐姓埋名人”的抉择之艰,深刻诠释“干惊天动地事”的信仰之力,深情讴歌“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家国之魂。

“科学人生·百年”专题展览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科学人生·百年”专题展览同期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通过珍贵图片、手稿、语录与事迹,集中展示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至今517位百年诞辰院士的科学人生,呈现出中国科学家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精神图谱。(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会呈献明代铜鎏金文殊菩萨像等珍宝

时隔五年,从“江西南昌”到“湖南长沙”,主题不变,名称由“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提升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内涵更加丰富,布局更加深远,彰显着党中央加快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心。

江西彭泽:下好防汛“先手棋” 织牢汛期“安全网”

南方电网2023年“青春逐梦点亮湾区”港澳大学生暑期实习暨台湾青年暑期实习项目结束之际,32名港澳台大学生齐聚广州分享实习收获与体会。分配到南网数字集团实习、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专业的香港学生陈家榆表示,在近距离了解国家数字电网的发展和前景后,看到了择业就业的多种可能性,并在青年导师和青年伙伴的帮助下,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桂林8月11日电(欧惠兰 陆汉宝)8月11日,2024年海外菁英华裔青少年桂林历史文化体验营在广西桂林市少年宫开营。来自老挝万象寮都公学的27名华裔青少年在3名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在桂林开启历史文化体验之旅。

四川雅安全力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应对 已转移避险群众19247人

以“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激励保护行动为例,浙江将推动容错清单向更多领域、向更具体事项细化,完善追责问责调查和容错纠错评估同步启动机制,既宽容探索之误又不搞“纪律松绑”。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本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设立浙江企业家节,引导新生代企业家接好政治班、事业班、社会班、文化班,在全国成为标志性群体等。再比如围绕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行动,本次会议提出要淡化户籍、社保等因素影响,扩大教育、医疗、住房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启动 向全球发起选手招募

二是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总的要求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这次全会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要发挥各方面制度优势,加快推动全面创新。落实有关改革部署,要把准目标导向,抓住关键重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重点是抓好高校这个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通过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体制改革方面,重点是通过改革加强国家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完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重点是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要强化三方面改革协同联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